刀郎icon面临了麻烦,这些麻烦将接踵而至
在《罗刹海市》大火之后,刀郎收获了迟到的赞誉。但红人多是非也多,这不,一个名叫李传忠的人自称自己才是《罗刹海市》的词作者,一个名叫张政的歌手称刀郎的《罗刹海市》是抄袭庞龙icon的《家在东北icon》,一个名叫斯琴格日乐的歌手则表示:“《罗刹海市》是营销的成功,并不是音乐本身好”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必定还会有人冒出来指责刀郎存在新的问题。
李传忠表示,《罗刹海市》这首歌的歌词原创是他的。两年前,他在某个平台上给刀郎或者云朵icon留下了一条评论。他从未与刀郎见过面,甚至没有打过电话。现在他要和刀郎谈谈。他表示自己对金钱没有太高的期望。你可以直接说你是想要钱嘛!也许哪天缅北icon的电信诈骗分子真的会给他电话了。李传忠和刀郎聊聊,不如去和蒲松龄icon老爷子聊聊,只怕他不敢。
一位自称已经出道十年的歌手姓张,认为刀郎抄袭了庞龙在2004年的老歌《家在东北》。难怪这位歌手一事无成,可能这个成语就是形容他的。刀郎的新专辑《山歌寥哉》是一张民歌专辑,有11首歌,11种曲调,《罗刹海市》已被标注为东北靠山调。你可能不了解靠山调,但你肯定听过东北二人转。不管是《家在东北》还是《罗刹海市》,两者都源自东北的民间音乐。当许多音乐人都迷恋西方文化时,刀郎却将目光投向内部,挖掘优秀的文化遗产,继承和发展民间音乐。你不向音乐大师致敬,却躲在阴暗角落中嚼舌头,用卑劣的手段来博取暂时的赞誉,这样的人注定无法成功,难道你也想去罗刹国当马户吗?
几天前,年过半百的摇滚歌星斯琴格日乐在视频中自称不擅长营销,只会专注于音乐创作。她认为《罗刹海市》之所以成功,并不仅仅因为音乐好,而是因为背后的营销手段和造势效应。斯琴格日乐曾由臧天朔icon执导,创作过一首《山歌好比春江水》。莫非这首歌当初火爆一时,也是因为“营销手段和造势效应”?现在斯琴格日乐跳出来发声,我觉得有两个目的:一是想让人们记住她这位已经54岁的歌手还活跃在歌坛上;二是出于对刀郎的羡慕、嫉妒和恨,发泄一下酸葡萄心态。《罗刹海市》声名远扬,无论是井水还是其他地方,都能听到这首歌的声音。歌声已经越洋飘过,难道仅仅依靠营销和造势吗?大众是有审美判断力的,即使不会唱歌,也能听出好坏。
还会有人趁机攀附刀郎的热度,还会有人向刀郎泼脏水。
在7月31日,一位邓先生发表文章对《罗刹海市》提出了质疑,在音乐、艺术和歌词等方面对这首歌做出了全面否定。有和谐的乐音的地方就会有杂音,这就是社会和生活。